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我们已迈入了一个网络时代。
不管是生活、工作、娱乐,我们都离不开网络。
移动电话是因特网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我们每天都要用到它。
比如联系朋友、购物、学习、玩游戏,都离不开手机,所以当人们没有了手机,或者没有了电池,就会变得非常紧张。
以前因为技术、价格等原因,想要进入互联网,都是有门槛的。
可现在,就连小孩子都会用。
目前,中国有1.75亿未成年人,网络普及率为93.1%,城市普及率为93.9%,乡村普及率为90.3%。
随着网络的发展,未成年人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电子产品。
你们可以想象一下,有的孩子虽然不认识所有的文字,但他们却可以熟练的使用软件的所有功能。
那么问题来了,过早的接触电子产品,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智商?
脑部的发展。
为探索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美国一组专门针对孩子们使用这些小玩意儿的行为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有关结论确认,每天使用7个小时以上电子设备的儿童确实有了一些改变,他们的大脑皮层有了显著的变薄,这与不玩手机的孩子有很大的不同。
大脑皮层,也就是所谓的大脑表层,在这一部分的区域里,有很多的神经突触,这些神经都可以帮助人们的思维,记忆,学习。
经常看一些短片,打一些游戏,或者用手机和电脑进行各种娱乐,都会导致大脑皮层的厚度减少。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读书可以增强我们的记忆,加深理解,也可以使我们的大脑皮质加厚。
神经学家的大脑皮层分为前额叶、顶叶、枕叶叶、颞叶四块,这四块区域都有一个共同的功能,那就是多运动,多运动,你的脑袋就会变得更聪明,用得越多,你的脑袋就会变得更聪明,你的脑袋也会变得更聪明。
未成年的人经常用智能手机干什么?
根据年国民调查,在线学习的人数为89.6%,用来听歌的APP占65.9%,玩游戏的占61%,在线聊天的占58%,看短视频的占46.2%。
并不是每个未成年的孩子,都会用这些东西来学习,更多的是用来娱乐,或者是打发时间。
现在的网站,为了抢夺用户的时间,都会将自己的网站内容进行碎片化,让用户沉迷其中,而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的大脑会变得更加迟钝,这对他们的学习是不利的。
一个人的脑部发育状况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来形成的,如果你能把自己的脑部机能发挥到最好,那么你的脑部就会远超同龄人。
12到18岁是大脑的第三个黄金期,这个时候,随着不断的学习,大脑的神经系统会越来越多,皮质会越来越厚,越来越致密,越来越复杂。
如上一个问题所述,并非是有没有手机对儿童的智商有影响,而是儿童在长大后使用手机形成的学习习惯对儿童的智商有影响。
玩手机的孩子与不玩手机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十年后差别明显
人的思维是一种二元加工,一种是根据本能做出判断,一种是深入思考。
这种零碎的思维模式会使人分心,导致儿童很难专注,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还会造成信息超载。
斯坦福的研究者们向这些儿童发放了一片棉花糖,并告知他们只要在15分钟内没有进食,就可以再得到一片棉花糖。
研究发现,那些能够控制自己欲望的儿童更有可能获得成功,而“频繁”与“很少”其实都是斯坦福大学的“灌汤包”试验的一种变形。
频繁使用手机的人更容易在短期内得到满足,而不频繁使用手机的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