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点中国三大经济增长大周期,看平安如何穿

白癜风诚信企业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0416/6169871.html

编辑/韩璐

年确实是艰难的一年,无论是看投资还是消费,看内需还是外需,整体的基本面都不算好,也不算差。影响年趋势的主要因素不是基本面,而是信心。

如果你只观察短期,可能会被迷了眼睛,看不到希望。用过去的确定性,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你只会越来越悲观。

如果拉长历史视野,你会发现,改革开放40多年里,有两次大周期拉动了中国经济崛起,它们都有迹可循,可被观测和度量。

如果能看懂周期,你就能踏准节拍,在经济浪潮中逆流而上。

前两次大周期已经接近尾声,自年之后,我们站在了第三次大周期的风陵渡口。

好戏,刚刚开始。

次大周期:年—年

劳动力红利与拓荒者年代

改革开放42年里,中国有两次大周期。

次大周期是年—年,这期间 的红利在于劳动力、全球化与改革开放。

这三点缺一不可。

经济说白了就是一个“做饼、分饼的问题”,很多人希望,先把饼做大、再把饼分好,实际上经济原理是倒过来的——如何分饼,决定了饼能做多大。

改革开放就是一个“分饼机制”重新划分的问题。

时间拨转到年的夏天。

随着一声炮响震彻蛇口区, 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园区蛇口破土动工。在这片改革沃土上,价值观念、时间观念以及人才观念被打破重组,蛇口因而成为孕育新 批现代公司的摇篮。

袁庚是当时炙手可热的人物,他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闯禁区、全面改革。“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口号被刷在了大街小巷。

蛇口一时间成为了一个激情燃烧的“改革 ”。

从那之后,中国坐上了发展快车道,谁敢打敢拼、谁更注重效率,谁就能够成长起来。

年,任正非43岁。他们5个人筹资2.1万元,在蛇口创立了华为;年,郭台铭38岁,在深圳建成了首家富士康精密组件厂;年,马明哲33岁,在蛇口成立了 家由企业与专业金融机构合办的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

任正非的故事已讲过无数次,马明哲同样是“改革开放、奋斗改变命运”的缩影。

年,28岁的马明哲赶到蛇口工业区报到。

经过两年积累,他提出模仿香港,开创商业保险模式。这一提议遭到了反对。马明哲并不放弃,他把自己的构想写成材料,乘船到香港拜见了当时大名鼎鼎的袁庚,恳请他写一封引荐信。

年12月,蛇口工业区向中国人民银行递交了《关于合资成立“平安保险公司”的请示报告》。借着改革春风,保险业的一些政策开始松动。

马明哲在接下来几年奔忙于“让政策落地”。他抓住一切机会向中央递交申请,几次被拒,无数次修改申请方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袁庚的主持下,年,号称 家股份制、地方性的保险企业深圳平安保险公司成立。

在秦朔写的《无止之境》一书中,他提到在对马明哲的一次采访中,“马明哲曾表示,平安是蛇口的孩子,30年来,从未改变当年从蛇口出发时的精神和品质,永远在创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

所以,改革开放是 的制度红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给敢打敢拼的人赋予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除了制度的红利之外,另外两个要素是全球化趋势和中国劳动力红利,凑成了“天时、地利、人和”。

当时正逢美国和欧洲国家的产业大转移,跨国巨头争相在全世界寻找代工厂。中国人均GDP只有美元,加上巨大的人口数量,成为了“世界工厂”。

日本家电巨头松下, 个在中国投资;可口可乐与中国粮油集团签订了合同,获准向中国出售 批瓶装可口可乐;位于西雅图的波音飞机制造公司宣布,中国将历史性地引进3架波音客机。

这是 个大周期的状态,在此后的日子里,它还延续了十多年,与第二次大周期叠加呼应。

第二次大周期:年—年

来自通信技术的降维打击

之所以把年定为第二次大周期的起点,是因为这一年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深刻、广泛影响中国的元年。

年,中国人谈论最多的是新浪、电子邮局、搜狐、网易等公司。

互联网在过去20年里,打破了认知的疆域和经济发展的游戏规则。它有两个成长方向,一是前面所说的门户网站,其二是电子商务一族。

这一年开春,在互联网世界“流浪”了好一阵子的马云,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创立了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站。未来20年,他的名字成了互联网的代表,他的公司,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年前后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

马化腾创办了OICQ,后来改名为QQ,这只小企鹅成长为中国 的2个互联网巨头之一;

梁建章当时是甲骨文中国区的咨询总监,他与沈南鹏、季琦对创业方向经过一番激烈争辩后,创办了携程网;

当过多年个体书商的李国庆和他的海归妻子俞渝联手创办了当当网;

年出生的陈天桥,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正当要分房子的时候,他选择离职,向人借了50万,创办了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

……

这些公司,在后来的20年里跌宕起伏,无论生死成败,他们改变了中国人认知世界、消费、生活的方式。

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的双重叠加,改变了世界。

年前后,中国成为手机大国,Motorola和Nokia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品牌。当年冯小刚有一部电影《手机》,讲的就是通信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发短信拜年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年春节,三大运营商短信收入超过15亿元;年春节,中国移动的短信业务量高达46亿条……

直到年,手机最热排行榜上,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LG、西门子、三星,竞逐着前3名,可谓“城头变幻大王旗”。

这种叠加态一直持续到年,苹果iPhone改变了这一切,互联网与通讯的第二轮红利——移动互联网爆发。

阿里的手淘、腾讯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1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