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嵇零
大家好!我是零创游戏的制作人嵇零,国产文字冒险游戏《葬花·暗黑桃花源》已首发Steam了,我们想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这部作品的一些制作杂谈。
杂谈中会披露作品立项、团队组建、角色设计、场景设计、配乐设计、配音设计的相关内容。
如果你是对游戏很期待的玩家,或是正在制作AVG的制作组,应该会对这些杂谈很感兴趣!
葬花的立项!
“那是一个刮着台风的夜晚。”
年1月6号,有一位刚通宵玩完了《泡沫冬景》的狂热粉丝,找到了制作人古落的微博,通过微博私信联系了他。
这位粉丝自称是一名漫画、电影制作人。他曾写过轻小说,办过轻小说网站,负责几十部国产漫画的编剧,办过三次漫展并且是知乎“你为什么讨厌漫展?”3.4W赞同的回答者,目前做着漫画编剧和电影导演的工作。
古落听他介绍了自己半天后,终于聊到了重点。
他拍的恐怖片《玻璃糖》,刚获得了美国独立短片电影节的 美术设计提名,他虽然自己很穷,但可以去电影节的现场找投资。
他觉得片冈老师的剧情非常好,他非常喜欢绘美,想把《泡沫冬景》的剧本拿去拍一个类似岩井俊二《燕尾蝶》一样感觉的短片。
古落感受到了他的热情,同意他继续推进泡沫冬景短片的事,并且给此人备注“电影导演嵇零”。
他当时不会知道,这个人会因为疫情的原因去不成电影节。
他更不会知道,这个人会在几个月后跑到成都,摇身一变成了同行。
......
咳咳……
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写了一段,这大概就是“看起来与葬花毫无关系”的葬花立项披露hhhh
写到这里才想起来自己还欠《泡沫冬景》一个电影短片,我不会忘记这事,等疫情彻底结束后应该就准备去拍。
记得有个梗,知乎上有个答主一会儿说自己是厨师、一会儿是老师、一会儿又是特种兵,仿佛转世重生了几十次。
而我算是低配却现实版的这种答主,算是把文化产业从业了一个遍。
年的时候,刚升上高中,我是轻小说作者,写了一个(现在读起来羞耻得 )的小说《某高校的心理研究部》,签约中文在线。
年的时候,我是轻小说网站的站长,建过一个早已凉透的轻小说网站“零创世轻小说网”。
年的时候,创办了零创世动漫公司,编剧了《小倩投食计划》、《贞操拯救者》、《桃花源》等作品。
年的时候,我办了第三次漫展,也在同年编剧《雪山飞狐》漫画版、《迷都·奇点》以及《无人之境》、参与编剧《异界行商法则》。
年之后,国内漫画市场遭遇大变动,于是我便考虑转行。
本来我是在做电影的,但是因为疫情原因,后来还是先做了游戏。
回想起来,目前的从业经历算是很丰富了,很多不幸的事和幸运的事都经历过。
不幸的是做小说时遭遇扫黄打非下架、做漫画时赶上18年底漫画行业走下坡路、做漫展时下雨撞展停电、做电影时遇到疫情禁拍、如今做游戏快发售前又正好赶上今年年底的各种风波,可谓命运多舛。
幸运的是,哪怕遇到了种种困难,七年后的我还是和七年前一样,坚持着做精品内容,并且在这段路程中认识了很多朋友,也和现在的同事们一起坚持着做自己想做的游戏。
《葬花》是我们制作组的 部作品。
《葬花》的诞生源于我的遗憾。16年时,因为漫画杂志的篇幅限制,我必须在96页内创作《桃花源》的漫画,因此,当时很多想写的故事都没写,结局也完结得有些草率,剧本一共只有数千字,感觉很可惜……我很想再试一次,把这个题材尽全力做到 。
《葬花》的成型则是源于制作组全员的努力,美术做了近百张美术素材,配乐做了各种风格的配乐,配音贡献了十分精彩的表演,程序则是将这一切整合,使她能以游戏的形式实现。
我们想创造出一个令人向往的桃花源世界,创造出一个个有魅力的桃花源角色,并且想让玩家与故事里的主角感同身受,深爱着这个地方——却必须亲手将之“埋葬”。
这便是“葬花”标题的意义,相信到时候体验了正式版游戏的玩家也会对此感受颇深。
“葬花的故事”是如何诞生的
(注:这一篇的杂谈会轻微剧透葬花的世界观设定,如果你是那种一点也不想被剧透的玩家, 跳过这篇杂谈,或者等之后体验过游戏了再看。)
年3月,因为疫情原因,电影拍摄已被禁止数月,电影节也全都改为线上举办。
我在家宅了一个多月,心情郁闷,当时就在玩《千恋万花》。
然后我不知怎的,可能是因为喜欢常陆茉子吧,就突然想做AVG游戏了。(没想到吧,我也是柚子厨())
做游戏需要资金,而融资则需要写商业计划书。
当时我写了一份商业计划书,命名为《桃花源·枯骨葬花》,可以给大家展示一下——
(太剧透的部分已打码)
通过这份计划书,大家可以看出《葬花·暗黑桃花源》这部游戏在立项之初的一些信息。
我经常会看steam商店界面的评论区,有玩家在看过游戏介绍后,会说《葬花》像《狼人村之谜(Ragingloop)》或《凭夜村》,老实说,这两部游戏我也玩过,可能是在一些很细节的设定上有受到“狼人村”一点点影响(游戏前十分钟的体验会比较像)。但是在大体结构的创作上还真没有受到这两部作品的影响。
《葬花》的前作漫画《桃花源》的上线时间比《Ragingloop》更早,当时的剧本创作其实是受到了《寒蝉鸣泣之时》、《千与千寻》、《沙耶之歌》这三部作品的影响。
看过《桃花源》的老粉如果也看过这几部作品,可以在“封闭山村”、“变牲畜设定”以及女主“现实与幻境中截然不同”的设定看出共同点。
(葬花前作《桃花源》中湖上船的那幅图的设计灵感其实来源于《沙耶之歌》的这张同人图↑)
…………
不过,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上述这三部作品也只是在个别设定上影响了《葬花》的世界观设计,并且对《葬花》的主题设计毫无影响。
实际上,对《葬花》的创作影响 的是一部国产电影。
这部电影评分并不算太高,可能00后的朋友们都没看过。
这部电影是《神话》。
《神话》是由成龙和金喜善主演的一部电影,也有胡歌主演的电视剧版。
《神话》讲述了一位现代人与古代公主玉漱的恋情。
两千年前,蒙毅将军在护送玉漱公主的途中,两人渐生情愫,结果 蒙毅战死,玉漱公主却靠长生不老药活了几千年。
千年后,转世的蒙毅找到了秦始皇陵,想要带出宅了两千年的玉漱公主。
然而,玉漱公主却因为他“不再是蒙毅”而转变主意不愿出去,与坍塌的地宫一同被埋葬。
这个故事才是《葬花》参考最多的核心。
我很喜欢玉漱公主在千年前的那支舞蹈,很喜欢沧海桑田间的至死不渝,很喜欢结尾那种埋葬于尘土的凋零美。
五年前,我因为玉漱公主有了创作的冲动,便结合桃花源记以及之前积累的大量作品阅读经验,写下了《桃花源》。
五年后,又因为《桃花源》有所遗憾写了《葬花》。
无论是《桃花源》的女主角“小桃花”,还是《葬花》的女主角“双花”,其实最像的角色都是“玉漱公主”。
所以说……看到玩家发现游戏放出的信息后评论“中不中日不日的游戏感觉很跳戏”、“抄袭狼人村”、“会不会和凭夜村太像”时,我是觉得有点被冤枉的hhhhh
其实做一个中式元素的文字冒险游戏本身就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如果做得太过中式,把美术做成《大闹天宫》那种传统中式画风,大家就很难把双花当成老婆,也不够有“二次元味”。如果太过日式,就会被吐槽毁了《桃花源记》,崇洋媚外。
但是,我可以很自信地说:好在制作人是我,我很有信心平衡出一部具有中式元素、同时又有二次元味的作品。
我看过《中国通史》集纪录片两遍、写过潘金莲、貂蝉、聂小倩、苏妲己的相关漫画剧本、负责过金庸先生授权的《雪山飞狐》漫画的编剧工作——可以说是超级喜欢并了解本国文化了。
我玩过上百部日式AVG、氪遍各种二次元手游、与集英社编辑合作过新人赏——也可以说是超喜欢并了解起源于日本的二次元文化了。
所以,我有自信带领团队制作出一款有着二次元属性外壳和国产历史文化内核的剧情游戏。
《葬花》是我们零创游戏的 部作品,或许发售后大家会觉得这部作品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离“完美”的游戏还有一些距离。
但是,《葬花》至少是一部独创而特别的游戏,是一部能看到我们在各方面都尽力而为的游戏,这一点我可以保证!
《葬花》是如何完成融资并开始制作的。
年5月,我写完了关于《葬花》的项目计划书,买了前往成都的机票。来到成都后,我拜访了几位制作过AVG游戏的制作人,了解了他们游戏的立项过程以及销售情况,得到了一些建议。
那时,我 次知道制作游戏公司会分为研发公司和发行公司。一般来说,发行公司签产品时会给一些预付金,这给了我一些思路。
我当时手握十万左右的资金,有三个选择:
选择一:再融资60-万的资金,制作一款高成本的AVG游戏。
选择二:用十万左右的资金制作游戏的Demo,再找到发行商,从发行商那里拿到一些预付金用于后续的游戏开发。
选择三:以十万左右的成本制作一款低成本的AVG游戏先发售。
......
一般来说,因为AVG并没有太多玩法,制作一款AVG游戏确实可以控制在十万成本以内,对于初创团队而言做一个低成本的游戏练手也很合适。
但是,我制作《葬花》 的理由便是弥补《桃花源》漫画不能尽力创作的遗憾,如果以低成本做这部游戏想必会诞生更多意难平。
所以,我尽量不想选择选项三,便打算优先考虑选项一,并把选项二作为一个后备选择。
5月底,我在鬼脸科技(制作灵魂潮汐的公司)的一位老哥的推荐下,进了一个“美术外包公司与研发公司”的对接交流会。
我先是在会场内认识了很多美术外包公司。打算离开会场的时候,我又看到了一个“游戏产业创投会”。
创投会本来有三个小时的时间,买了票的融资方可以入场与找项目的投资方见面。
我注意到这个会议时,只剩下 四十五分钟了,但我还是决定买票入场,获得和投资方交流的机会。
于是,我在 关头临时起意,进了这个会议拉投资。
然而结局却是“欧亨利式”的——我其实并没有因为这个会议拉到任何投资,只是加了一大堆